2012年10月17日

Tougei Okinawa 2012










 春天,
 去了琉球參加一場陶瓷研討會
 改變了我對那個島嶼的想像.......



 當文化的捍衛成了一場打不贏的戰役------

自詡為藝術工作者,也因這份工作而有機會至世界各地交流。以前在國外生活所獲得的,是透過不同的文化洗煉與思考模式來擴充自己的視野,幫助創作的更多可能性發展。然而隨著出國經驗的累積,到異地工作生活體驗的新鮮感似乎不再像過去那樣濃烈充斥,少了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心態,反而更能靜下心試著往更深的層面思考與探索。

沖繩,在記憶中只是個觀光渡假的勝地,島上充斥的是被刻意營造的氣氛與商業行為,就像是設計過的影城一樣,居民是敬業的工作人員,遊客就像是臨演一般入鏡,上演碧海藍天背景下的歡樂戲碼後離去。多數日本人看待沖繩有點像大部分台灣人看待外島和墾丁一樣,只把它當做是個休閒遊玩的地方,帶著如此片面偏頗的認知,讓我雖開心有機會前往沖繩展演,卻也不禁懷疑文化邊陲的島嶼所舉辦的研討會,能產生怎樣的可能性和專業度。

對於一個以觀光為主要經濟支撐的島嶼,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環境,又如何凸顯自己環境的獨特性,把自己行銷至更多的地方,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創造更多永續的經濟來源。我想從這次的研討會的推行就可以證明日本人對於文化的看重,不是用單一經濟產業的短視思考邏輯模式去經營,而是思考陶瓷產業如何往更有深度的內容擴張發展,文化的演進、大環境甚至是市場的培植、民眾與藝術家視野的開拓、想法交流的激盪轉換等,這些雖然無法立竿見影看到成效,但只要有一個好的開始,而後時間的演進中該地文化的能量資產就會無形的不斷累積,市場的面向和接收度也能同時擴張。他們的努力,讓我連結到去年在德國駐村的心情,主辦單位用心的規劃經營最大的目的都是想要讓當地的民眾與藝術家看到更多發展的可能,進而去突破傳統的窠臼,在有限的經費底下,透過官方與民間集體的力量 讓當地的藝術產業發展增添新的思維。這樣一個研討會的推動,所帶來的效益是很難用數字或顯見的成績來說明,相較於台灣多數行政制度體系過於心急,慣性以數字或立即的成效為唯一指標是不同的。文化政策需要時間去推動,民眾的整體美學素質必須提升,整個社會的美學教育必須重建,進而才能改變大環境與擴張市場,然而不願意等待只想要快速迎合市場的產業政策, 追求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 看似縮減文化預算與時間等成本,但就長遠的經營角度來看,是否真的符合投資報酬,我想這是可以再思考與辯證的問題。

 進一步認識沖繩的歷史才發現這座島嶼蘊含富足的文化資產。從1429年起沖繩由琉球王國所統治長達四百五十多年,琉球王國說琉球語並與中國有著密切的往來,從中國迎來冊封使,透過與東南亞各國及日本本土的中轉貿易得以繁盛。1897年日本明治政府結束琉球王國的歷史,設置沖繩縣,把琉球這個島嶼化為日本的領土。二次世界大戰,沖繩是日本唯一的地面戰場,二戰失敗後被美國統治長達27年,成為美軍的重要基地。1972年沖繩回歸日本,但美軍基地仍舊存在。今日沖繩保留了琉球王國留下來不同於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同時又存有美國大軍西方生活方式的移植與影響,造就沖繩多元文化的風貌。如此的歷史背景,加上日本長期把琉球當做邊陲的渡假島嶼以及讓美軍繼續侵佔的態度,造成部分琉球人追求主權獨立,認為自己並不屬於日本。也有些人企圖用文化藝術去證明琉球不同於日本的獨特性,並強烈的要和美軍做區分。在衝撞和妥協之間,並不確定文化的捍衛是否只是一場打不贏的戰役,但仍舊有很多人願意投入與支援,試圖保存著屬於琉球獨特的文化。另一方面,沖繩縣其實是全日本經濟發展最弱後的地區,如何善用他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富饒的文化資產,進而發展振興當地的傳統文化產業,也是他們努力追求的方向。我想,今日執行此研討會的主辦單位,沖繩文化藝術振興產業創出支援事業實行委員會,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被賦予使命,追求傳統產業創新的同時保有其過去歷史的獨特性。
       
       沖繩的傳統工藝分為陶器、漆器、藍染、紅型和玻璃製品五大類。在沖繩被稱為「yachimun」的陶器,是14世紀以後受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本土的影響發展而來的。漆器在琉球王國時代作為琉球的象徵美術工藝品,多用作進貢品敬奉給中國皇帝和江戶幕府將軍。有著多種多樣的工藝技法。紅型衣裝原來只允許王府的王侯、貴族婦女穿著,以及作為宮廷舞蹈的服裝來使用。在沖繩各地流傳下來的紡織物是當時進奉王府的進貢品。琉球玻璃起源自戰後,當時人們將美軍廢棄的玻璃加工製成工藝品,現今已經成為沖繩具代表性技藝。在沖繩本島的南邊,就有一個琉球文化王國村,是沖繩最大型體驗琉球文化的主題園區。裡頭呈現琉王朝時代民眾的生活方式,建築也仿那個時期的街道風貌而建,有五大傳統工藝的工坊介紹同時讓民眾親身參與體驗,博物館裡各種歷史文物的保存,包括交易船重現古時島上大貿易時代的盛況,另外也有琉球特有的動植物種園區介紹,以及當地名產製作等觀光工廠參訪,在廣場上各式各樣的表演,整個園區都在重現過去琉球王國的面貌,像是一個縮影,讓遊客貼近了解沖繩獨特的歷史文化。
       今日的琉球,傳統工藝和觀光產業做了有效的結合,島嶼發展觀光吸引遊客購買傳統工藝品,經濟消費支撐了傳統工藝的留存,另一方面由於有傳統工藝文化的體驗行程,也讓琉球的觀光多了不同於其他渡假海島的獨特性。但在這樣互惠謀利的背後,身為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我們,不禁思考傳統工藝除了配合觀光的發展外,是否也關心當代藝術潮流的發展,讓傳統工藝不是只停留在保有優良技術的工匠時代,也不是附屬於觀光產業下為了迎合遊客製作觀光商品的工廠,而是有著自己獨立而穩定發展的趨勢與特色,並擁有觀光經濟作為支撐。如果藝術家與產業並沒有對於文化藝術的創造能力,以及文化藝術發展的使命,而讓文化產業變成製作商品與紀念品的層級,以一般民眾的消費美感和庶民經濟能力去決定產業的發展走向,到那時候,藝術與文化的價值是否淪陷在專業低落的無間地獄裡。反向思考,如果產業配合著腦袋清楚且專業的文化政策,更新創作的思惟,不但提升產品本身的價值,也同時教育消費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影響大環境的美學概念,讓藝術與文化存在的價值不是排在民生必需之後,更不是有錢人妝點自己氣質的裝飾品而已,讓專業的主導權回歸專業。

沖繩位於東南亞、朝鮮各國與中國日本之間的門檻,由十四世紀開始就是海上貿易的交通樞紐。據說陶瓷發展的開始就是當時從越南傳入的荒燒,一種不上釉,燒成溫度只有一千度,保留陶器表面粗糙質感的風格。到十六世紀鹿兒島薩摩藩入侵,為了增強沖繩的產業貿易發展,更從朝鮮請來工匠傳授琉球國,也派員到中國學習陶藝。兩者結合上釉燒製高溫成形。直到1678年琉球王將分散沖繩各地的陶匠集中起來,設置在首里城附近的壺屋通上,也是沖繩現今著名「壺屋燒」的由來。從那時候開始,壺屋燒大量內銷日本本土和沖繩,成為平民百姓也能負擔得起的日常用品,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家庭或餐廳以壺屋燒的餐具奉客,沖繩老屋屋頂或門前的守護獸shisa獅子,還有裝骨灰的土屋都是從過去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只是二戰過後首里城日漸城市化,人口越來越密集,燒窯的黑煙造成市民生活的困擾,於是位於沖繩中部的讀谷村城了新的陶瓷聚散地點。而今那霸的壺屋燒以及讀谷村燒乃為沖繩兩大陶瓷生產的重要地區。在走訪這兩地的過程中,慶幸的看到還是很多年輕人積極的投入與學習,相較於台灣這樣傳統產業的式微,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的狀態,我想和整個大環境對於匠師與藝術家們存在社會中的價值認定落差有關。對於各行業是否尊重,對於無法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文化以及傳統的人文價值是否重視,整個社會怎樣認定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我想最終還是要回到教育層面-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教育。
  
這次主題命為「陶藝和創造的能源」台灣沖繩的交流展,就是要讓藝術家和沖繩地區的民眾還有產業這三方可以看到陶瓷作為一個媒材,除了製作工藝器皿外,還有朝向藝術雕塑領域發展的方向。日本民藝觀念的盛行,傳統技術的傳承,加上配合著當地觀光而開發的紀念商品,都在幫助產業的持續發展,但隨著時代的轉換,倘若沒有尋求更大格局的可能,不論是技術上或是創作思考層面的深化,帶來更高的經濟效能,那終將無法因應全球工業化低價量產的衝擊,支撐整個產業的發展。而藝術家不論是做雕塑或是實用,如何從既定的文化背景,投入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思維,產生不同於傳統制式風格特色的作品,也是很重要的。民眾代表的就是市場,如何提升他們的生活品味與審美概念,讓他們有能力去分辨作品的價值並願意用行動去支持藝術或產業的發展,就是擴張市場的重要開端。

  這次的交流展邀請了16位沖繩的藝術家,2位台灣藝術家。展覽的作品方向幾乎是以觀念性的雕塑品為主,似乎就是要絕對的區隔讓 人更清楚陶瓷除了生活用品外還可以成為藝術表達形式的媒材,也可以感覺出來他們想要好好發展陶瓷雕塑這個領域。因為就沖繩而言,絕大部分的陶瓷雕塑,都是和觀光連結而作的傳統吉祥物獅子,並不是這個時代下藝術思維涵養的創作。所以這次的展演和研討會,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嘗試性的開端,大部分的藝術家們,都在思考著如何走出島嶼,如何接軌國際,並以自己島嶼的文化做為一個品牌讓人看見。
十六位藝術家之中,多數有工作室發展生活器皿,就他們的說法是必需做生活器皿維持生活的支撐,姑且不論這樣的論點是否絕對正確,其他媒材創作的藝術家們眼中如何看待此事,不置可否的是,這是世界各地以陶瓷做創作的藝術家普遍的認知。在欣賞當地藝術家們所做的實用器皿,是可以看出不同於傳統的工藝表現,看到他們就當地的媒材,承襲傳統舊有的文化與技術,再進一步的置入個人的表現方式與想法,這樣的作品,和傳統產業量產匠師們所做的就是更多了一些什麼。然而,印象很深的是,有位藝術家稱讚我很棒有機會前往不同的國家交流學習,當我說他們也可以的時候,他卻失望的回答,因為作品不夠強沒有機會。對我而言,我的不同並不是能力,而是我清楚自己的絕對優勢與劣勢,除了努力提升自己能力外,也努力為自己尋找機會。從我的角度來看,他們都很棒,或許只是民族個性與文化使然,讓他們害怕走出框架。我相信現今對於藝術文化的定義以及生活現實的考驗,如果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讓自己的作品參與國際,而不是用傳統的工藝發展會是一種的可能性,但那並不是唯一的一種可能,而且,並不是一樣用土這個媒材,只要做不是實用的東西,任何想法和感覺所做出來的作品,都叫創作都是雕塑都是藝術。就是太多對藝術淺見造成的誤解和想像,才會造成今天這個媒材在藝術領域的邊緣狀態。我在沖繩這些藝術家們身上,看到了我所沒有的能力與技術,以及豐富的生命經驗和人生態度,從他們身上,我也可以看到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或許是生活現實與壓力所造成的工作慣性讓他們沒有察覺到其能力的優勢,而忽略了可以發展的可能性才會失去了信心。陶瓷傳統工藝在當代藝術潮流中,雖然被邊緣化,但並不是代表工藝是一種劣勢,而是代表不適合用這樣的美學價值去論定。生活美學是一條不同於當代藝術的價值論定,生活器皿直接接觸民眾,改變一般大眾的生活方式和品味,但如何提升這一方向的價值,就是從事相關的藝術家與產業甚至是支持推動的官方所需要做的專業努力。
       
      這次的活動由日本邀請我們以陶瓷雕塑藝術的觀念前往展覽與演講,其實很希望這樣的交流是延續的,或許之後能有機會,由台灣主辦邀請他們前來和我們做交流,用他們傳統工藝的概念出發,和我們這邊同樣專心致力於生活器皿的藝術家們一起交流討論。就陶瓷在藝術雕塑領域的發展,台灣是比沖繩來的早與廣泛,但是就傳統工藝的保存與延續,如何教育民眾,讓生活器皿真正進入生活,而不是高價的收藏品,從民藝的觀點出發深植一般的家庭,或是配合著觀光行銷增加產值,我想從沖繩的實例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方向。沖繩和台灣都是文化混血的島嶼,也因為是島嶼受限於內銷有限的市場,我們的產業是有很多相似處,就陶瓷領域的轉型與開發,借重他們的觀念回頭看我們發展的未來,或許也不失為一種可能性。